首页 /互动 /在线访谈
《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21条措施》
来源:市政府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07 10:00
访谈主题:《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21条措施》
访谈时间:2024-03-07
访谈嘉宾: 吴海明 延安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摘  要: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吴海明通知对《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21条措施》文件进行政策解读
相关文件: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延安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延安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吴海明同志。吴书记,您好!

吴海明: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那么在今年3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21条措施》,那么接下来由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台这个文件的背景,好吗?

吴海明:好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和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教师牢记使命,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前提,面对新方位、新形势、新要求,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如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完善等。出台《措施》,逐步破解瓶颈障碍,努力取得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成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主持人:《措施》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请为我们进行简要解读。

吴海明:《措施》主要有四大部分,分别是教师编制配备、人才引进培养、优化岗位管理、完善待遇保障。

第一部分,教师编制配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师编制实行单列管理,编制部门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学校学生数、班级数,定期核定和调整教师编制。二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依据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调整。三是超编满编的县(市、区)可通过事业单位人才周转池编制,确保按需补充配备教师。四是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乡村小规模学校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

第二部分,人才引进培养。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将教师年度招聘计划的10%以上用于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专业教育人才。二是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加快建设发展的意见》。鼓励学校到师范类高等院校通过直接面试或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专业教育人才。三是对于引进的公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教育人才,每人奖补2万元,连续奖补5年;首次职称评聘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四是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从2024年起,每年与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定向师范生300名,连续招生三年,为中小学补充优质教育人才。五是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和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符合职称评聘条件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评聘。学校及教研机构一线教学人员,评聘正高级职称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第三部分,优化岗位管理。主要政策支持也有五个方面,一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人社部门核定的学校岗位总量内,按照学校规模、师资结构等情况,统筹分配岗位到各学校,实行动态调整。二是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乡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在乡村学校连续工作满20年或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教学一线的人员,符合职称评聘条件的,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三是聘用在现岗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满10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的,因身体原因无法从事一线教学的,可保留岗位工资待遇,空出岗位用于聘用一线教师。四是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5%,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总数的30%。交流到乡村学校的教师,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每学年由派出地发放2万元补助。五是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须统一向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抽调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人数不得超过学校在编教职工人数的5%。严格特岗教师和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服务年限管理,严禁城市学校私自聘用农村及薄弱地区优秀骨干教师。

第四部分,完善待遇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健全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对学校所在地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统筹考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二是落实班主任和保教人员津贴,由同级财政按照平均每班每月不低于1500元的标准核定,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核拨到校后由学校考核兑现。三是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提高补助标准。

主持人:与以往相比,《措施》重点通过哪些创新举措来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呢?

吴海明:创新性的工作措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归口管理,县级教育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和人社部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对县域内教师统一管理、按需配备,学校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一方面,加大高层次紧缺教育人才岗位吸引力。比如对于引进公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教育人才,每人奖补2万元,连续奖补5年。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部分中小学到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积极参加校园招聘会,引进硕士研究生、公费师范生232人。另一方面,创新实施定向就业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从今年起,采取单列志愿,提前批次录取,市财政承担学费、住宿费,毕业后定向就业任教的方式,依托延安大学等4所院校面向县(市、区)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今年我们首批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工作成绩斐然,理工类最高分高出一本线128分,文史类最高分高出一本线96分,招生计划全额完成,涵盖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心理学等15个师范专业,为县(市、区)学校培养一批优质师资。三是创新惠师政策。对于引进的高层次紧缺教育人才、省级骨干教师和长期扎根乡村教育的基层教师,符合职称评聘条件的,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努力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空间。今年122名硕士研究生和21名乡村教师享受政策获评一级教师职称,146名乡村教师和90名省级骨干教师享受政策获评高级教师职称。将班主任和保教人员津贴由原来的每班每月1000元提高至1500元,由学校考核兑现。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23年实现了全覆盖,今年1-7月份发放补助2612.78万元,受益教师7035人。

主持人: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借此机会呢希望您给广大的教职工说些寄语。

吴海明:一直以来,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记使命,潜心耕耘,默默奉献,教书育人,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代表市教育局向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是第40个教师节,市教育局将按计划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在教育系统选树一批先进教师典型,展现我市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实,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的节目,同时也感谢各位网民朋友对本期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的支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吴海明:再见!


访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