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不动产登记的质量和效率,按照省市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和《陕西省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行动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五届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追赶超越目标和“五个扎实”要求,以打造“国土铁军”为目标,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为服务宗旨,以创建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示范窗口”为契机,不断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着力提高登记质量,提升登记效率,优化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不动产登记营商服务环境。
二、主要措施
(一)规范登记申请。坚持依法登记,规范登记,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相关法规规章要求,将不动产登记所需材料目录和咨询、投诉电话在办事大厅公布。对于法律法规没有必须要求的证明、审核、备案、批准盖章等手续和材料,以及影响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许可事项,不得要求当事人提供,不得作为前置条件纳入不动产登记流程,切实做到依法、快捷受理登记申请。
(二)压缩登记时限。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精神,改革完善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根据中省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间有关要求,除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不动产登记以及未公证的继承、受遗赠涉及不动产登记等较为复杂的登记情形仍按照20个工作日办结外,6月底前,一般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办结。对涉及征税需上门评估、单位转让不动产涉税事项、企业改制等特定事项,以及发生权属纠纷,需要补正资料、权籍调查报告和补办不动产登记权证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办理时限,并明确告知当事人办理依据和办理时限。对于不动产查封、解封、解押登记和查询,即时办理,切实做到规范有序、便民利民。
(三)优化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条例和操作规范要求,对各类登记业务流程、各环节审核重点和必要材料进行全面梳理规范,合理压缩办理环节与时间。在做到依法登记、规范登记的同时,坚持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工作流程。通过优化办公系统、强化信息共享等方式,逐步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工作模式和不动产登记、交易备案、税款征收“一窗受理”,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办事群众少跑腿”。
(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以创建“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为契机,对照银行窗口服务标准,合理设置咨询、受理、查询、缴费、发证等岗位,并统一标识牌、办事指南、所需材料目录、收费标准及投诉电话等内容,严格落实排队叫号、休息等待。针对问题认真开展作风整治专项行动,使不动产登记“推绕拖”“办证难”问题得到全面整改,窗口作风得到根本性转变,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业务基础不断夯实,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树立不动产登记窗口便民利民良好形象,打造为民服务“铁军”,成为国土资源系统的亮点和名片。
(五)排查解决问题。排查在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过程中部门衔接、受理环节、历史遗留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信守政府承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合理妥善处理”的原则,将登记发证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区分开,只要权利人拥有合法的权利证书,就要及时办理不动产登记,不得增加权利人负担,久拖不决。要积极主动与规划、住建、房产等部门协调联系,建立处理遗留问题会商机制,对遗留问题认真梳理,结合具体区域、具体案例,梳理问题清单,提请同级政府专项研究解决,满足企业正常办证需求,切实打通为企业登记服务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职责,国土、规划、税务、房产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实际,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强素质、打基础、优服务,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
(二)广泛宣传引导。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多方位、多角度宣传优化不动产登记的改革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经常性开展业务培训、政策解读,广泛宣传提升营商环境的先进典型案例,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专项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紧紧围绕不动产登记服务意识不强、业务建设不到位造成的“推绕拖”、“事难办”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行重点整改,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确保工作作风、业务效能、服务水平有较大改观,营造风清气正的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